
文化
夫「婚入」妻家文化―
壯大自己的族群
身為母系社會的阿美族,是由女人在家掌管親人、財務以及各類家務事,男人則在外面打獵、捕魚及種田等,不插手對方的管理範圍。
結婚時,由長輩們指婚提親,因為大家都住在一起,因此很多小孩都是從小看到大的,有什麼個性、能力都一清二楚,另外,阿美族的父母會將男孩磨練成有能力的人,將家中最好的男子婚入至女方家裡,期望嫁過去時,能讓興旺整個家族,也帶動整個周邊鄰里的互動,一同共榮共好。
可惜現今因為與漢人通婚,加上自由戀愛的風氣越來越興盛,阿美族的婚入文化也在一點一點的消失。
借工文化―
大家一起做比較快
當部落內有一片很大的田地需要整理時,大家就會召集周邊的居民一起過來幫忙,如果要今天借了三天的人力幫忙種田,之後就要到別人的田裡還三天的工,達到一個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關係。
當修理房屋需要人力時,只要告訴頭目修繕的日期,頭目就會通知族人們,讓每戶人家至少出一位壯丁去幫忙,做完後大家在一起「巴歌浪」,慶祝修繕的房完成、感謝每一個人的付出、也祝福屋主及每一個人,一同歡慶,畫下完美的句點!
牧牛文化―
茅坪山
星龍花園上方的平台,是以前阿美族牧牛的地方,因此又被稱為「牧牛區」,阿美族會牽自家的牛來這裡吃草,需要的時候再牽下山用,藉此還能省下牛飼料的消耗,此外,在務農時若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牛幫忙犁田時,就可以和鄰居借一下,完成當日的務農作業。
他們也不怕自家的牛被偷走,因為大家都知道對方的牛長什麼樣子,因此也會互相關照,但也因為都很熟悉對方的牛,因此若發現自家母牛懷孕,都可以找出是哪一家的公牛做的呢!
巴歌浪儀式
到水中捕魚,經由捕魚過程,把悲哀、歡樂付諸流水,回歸正常生活。引申為祭儀後的分享與感恩餐會,為彼此祝福,也為事件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,不是只有喝酒而已啦!
部落的中心 教堂與檳榔店
要去哪裡可以找到坐在一起聊天的居民,跟村民來個巧遇呢?不妨看看每個部落的這兩個地方,會是他們的日常聚集地喔!
很重要的大港口事件
因清軍常迫其族人從事勞務工作、且調戲部落女性,英雄kafook夜襲軍營刺死4000清兵,屍體漂流到外海從高處看下去就是一大片紅海......
部落的特色石柱
政府有經費預算做東部地區的部落特色展示,樟原村選用大港口事件的英雄kafook來做為代表性的人物